小班美术大树教案(通用13篇)
作为一名教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案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美术大树教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小班美术大树教案 篇1活动目标:
1、引导幼儿会正确使用剪刀剪弧线。
2、引导幼儿喜欢剪纸活动,体验帮助树妈妈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
双面胶,剪刀每人一把,画有叶子形状和圆形小花的手工纸若干(最少每人两张)。一张2×1米的图画纸,一段音乐:一段和谐悠扬,一段自然轻快。
活动过程:
1、引入
师:蝴蝶,蝴蝶,飞呀,飞呀,飞!蝴蝶,蝴蝶,飞呀,飞呀,飞!飞到我们的小椅子上。
师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?”
幼:春天
师:“对!春天来了。小花小草都长出叶子,小动物也出来玩了。今天,有两位新客人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做游戏,我们来打开看看它是谁。
幼:树
师: 原来是树妈妈,你们看,他长出了好多多叶子,他笑得多开心啊!”再来看看另一个客人。又是树妈妈,哦?我们看看树妈妈怎么了?”
幼:哭了、伤心了??
师:“她为什么伤心?”
幼:因为没长出叶子
师:“是啊,树宝宝都有了叶子,树妈妈还光秃秃的,她可难过了,我们能做些什么呢?”
幼:画叶子,贴叶子,帮她做出叶子。
师:“真是好主意!我们就一起来为树妈妈做叶子,让她长出漂亮的头发来。”
2、剪弧线
师:我们以前剪都是直直的线,‘咔嚓’一剪下去就成功了。今天要剪的叶子可不是直直的线哦!
师:看老师手上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?
幼:叶子两头有尖尖?
师:(两头尖,中间鼓)叶子两头有尖尖像小尾巴,中间鼓像个小山坡。我用剪刀的大嘴巴去咬尖尖叶子的`小尾巴,看!配上儿歌:大嘴巴捉小尾巴,爬上小山坡,剪~啊~剪~啊~山坡转一转(拿着纸的手腕转动)剪~啊~剪~啊~爬下小山坡。我剪下了一半!
师:你们发现了吗?老师一边剪,一边在转手中的小纸。小朋友伸手试一试!”教师剪叶子的下部,幼儿空手练习。
师:大嘴巴捉小尾巴,爬上小山坡,剪~啊~剪~啊~山坡转一转(拿着纸的手腕转动)剪~啊~剪~啊~爬下小山坡。我成功了!给我拍拍手吧!”
师:“你们也来试试吧!
3、操作、指导幼儿
播放音乐,幼儿亲手操作,教师先观察幼儿剪纸的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,适时对幼儿进行帮助和指导。对幼儿出现的问题:
(1)没有沿着黑线剪。(师:“剪刀的大嘴巴要咬住黑线剪,慢慢剪,别着急”)
(2)没有转纸,或转得不灵活。(师:可握住幼儿的手转手腕剪。)
(3)剪得太快、造成叶子边缘不光滑、凹凸不平。师:“你的小树叶像被虫子咬掉了一块,要慢慢剪,咬住黑线”)
(4)幼儿剪纸有快有慢。(师:剪得快的幼儿观察其他孩子的作品,或者给还没剪完的幼儿加油)
师:发给幼儿小花的手工纸:“这个小花就是一个圆,比小树叶更难剪,要边转手腕边剪,谁想试试?剪不好没关系。剪完了的可以把叶子贴到树妈妈头上,小花贴到下面的小草处。”
4、结束和延伸
师:把树妈妈的“眼泪”拿去,把“嘴巴”正过来变成笑的表情。你们都过来看,树妈妈和刚才一样吗?
幼:她笑了,她高兴了
师:我们大家一起帮了树妈妈的忙,你们真棒!给自己一个鼓励吧!音乐再次响起,教师带幼儿走出教室。“我们一起出去看春天喽!看一看哪些小树还需要我们帮忙。”
小班美术大树教案 篇2【活动目标】:
1.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,并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。
2. 耐心、细心地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,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。
【活动准备】:
1.观察一些已变红、变黄的树的叶子。
2.蜡笔若干、印有树叶轮廓的纸若干。
3.两棵空树干的图片
【活动过程】:
一、导入
师:小朋友,现在是什么季节?(幼:秋天)秋天来了,我们都把夏天的短袖换成了?(幼:长袖)对了,有的小朋友呀还穿了外套。
二、引发幼儿对秋天树叶的回忆
师:树叶宝宝也换了衣服,它们都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呢?(幼:红色、黄色)
三、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
1.以童趣的'口吻引起幼儿的注意
师:今天来幼儿园的时候,老师看到了两课树妈妈(出示两棵空树干)
2.引导幼儿仔细观察,培养幼儿观察能力
师:它们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有什么不一样?(幼:它们没有树叶)
3.师:树妈妈想请小朋友帮忙,帮树叶宝宝穿上新衣服,把树妈妈打扮起来,好不好?
四、教师示范画画
1.亲自示范涂色
师:画的时候要注意了,靠着黑色边框线往里画
2.强调注意点:
画的时候不要画到桌子上、不要画到黑色边框线外。画的时候要注意从外向里面画。
涂得密一些,要把所有空白处都上上颜色,不可以有空隙。
五、幼儿涂色,教师指导、询问
六、打扮树妈妈,贴上树宝宝,进行评价
师:现在树妈妈都找到自己的树宝宝了,它让老师跟小朋友说"谢谢",那小朋友要说什么呢?(幼:不用谢)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有礼貌的小朋友。
小班美术大树教案 篇3教学目标:
1、知道秋天来了,有的树叶变黄了,有的树叶变红了,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。
2、鼓励幼儿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。
3、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。
教学准备:
物质准备:
1、油画棒、幼儿操作卡。
2、教师范画。
知识准备:
幼儿欣赏过秋天的树叶。
教学重点与难点:
重点: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,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。
难点: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,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。
教学方法与手段:
演示法、讲解法、练习法。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激发幼儿的兴趣。
1. 师(手举红、黄树叶):小朋友认识它们吗?是什么颜色的`?
2.出示没有涂色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。
师:那你们觉得我应该给它们涂上什么颜色呢?
二、教师讲解示范。
1.重点指导幼儿从上往下均匀涂 ……此处隐藏4587个字……儿歌《大树和小鸟》。
活动延伸:
幼儿学习仿编儿歌《大树和小鸟》。
附:情境表演内容:
鸟妈妈向大树挥手打招呼:“大树,你好!”大树说:“鸟妈妈,你好!”鸟妈妈给大树戴上一串小花说:“大树,你好!我送你一串小花。”大树点头说:“鸟妈妈,谢谢你!” 鸟妈妈夸奖说:“大树,你的叶子真漂亮!你的个子很高大!”大树夸奖说:“鸟妈妈,你的羽毛真漂亮!你的歌声很动听!” 鸟妈妈拥抱大树.
小班美术大树教案 篇10活动目标:
1、通过爷爷奶奶的讲解,初步了解禹迹桥建造的由来,知道大禹治水的伟大成就,感受故事内容的丰富性,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。
2、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,培养幼儿专心倾听的能力。
活动准备:
请爷爷奶奶来园、大禹治水的图片、禹迹桥的图片。
活动过程:
1、《爱家乡》音乐引入,爷爷奶奶与孩子共同欣赏。
2、爷爷奶奶讲解"大禹治水的故事"。
大禹治水的故事。
大禹治水与禹迹桥的关系。
禹迹桥建于康熙五十四年 (1715 年 ),这个禹迹桥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建起了这座桥。
3、幼儿边欣赏"大禹治水"的图片,边听老师讲解,再次巩固这个故事。
4、看图片,教师初步讲解禹迹桥的结构。
5、与爷爷奶奶一起玩轻松的小游戏。
附故事:
大禹治水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,生产能力很低下,生活条件很艰苦,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。有一次,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,洪水横流,滔滔不息,房屋倒塌,田地被淹,五谷不收,人民死亡。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。这时有一个叫大禹的.人,面对滔滔洪水,从别人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,改变了堵的办法,对洪水进行疏导,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;大禹为了治理洪水,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。有一次为了治水他三次经过家门口都不进去,后来,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成功的治理了水患。
小班美术大树教案 篇11活动目标
1.学习朗诵并表演诗歌。
2.感受大树和小鸟相互依存的关系。
3.体会做事要仔细,不要粗心大意。
4.大胆地参与讨论,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,发展求异思维。
活动准备
挂图,六幅小图片
活动过程
一、认识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
1、小鸟的家在哪里?(高高的大树)原来“大树高高,住着小鸟。”大树给了小鸟一个……(温暖的家)
⒉、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?为什么这么开心?(因为它们是好朋友,相互帮助、相亲相爱……)大树和小鸟,相亲相爱,相依相偎,谁也离不开谁。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讲的就是“大树和小鸟”这对好朋友的故事,我们一起来听听。
二、欣赏、学习诗歌
⒈、教师有感情地边朗诵诗歌边用动作表演。
⒉、请幼儿说说听儿歌时的感受。
你喜欢这首儿歌吗?为什么?
⒊、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地提问:(教师用动作提示)
大树高高,住着谁呀?(住着小鸟)大树笑笑,小鸟怎么样?(小鸟叫叫)大树摇摇,小鸟又怎么样?(小鸟跳跳,)大树小鸟在一起怎么样?(快乐陶陶)
⒋、为什么大树、小鸟快乐陶陶呢?(因为它们是好朋友,好朋友在一起就会非常快乐)快乐陶陶的意思就是非常快乐,非常高兴。
三、以互动的形式朗诵、表演儿歌
⒈、教师再次朗诵一遍诗歌,引导幼儿说说诗歌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(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,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)。
⒉、教师念第一句的诗,幼儿念后一个诗句;交换,再次朗诵。
⒊、让幼儿尝试结伴学念诗歌。
⒋、幼儿找一个朋友,一人做大树,一人做小鸟,一起表演儿歌。
四、思维拓展,了解一些相关联的事物。
讨论:还有谁和谁也是分不开好朋友?
五、延伸活动
放学回家,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,把这些好朋友也编到诗歌里,好吗?
教学反思:
1、诗歌短小简炼、琅琅上口,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'快乐景象。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,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,从而营造“快乐陶陶”的氛围。为做到这一点,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,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。
2、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,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,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。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,住着小鸟。小鸟叫叫,大树笑笑。大树摇摇,小鸟跳跳。大树小鸟,快乐陶陶。
小班美术大树教案 篇12活动目标:
1.在情境中理解儿歌内容、欣赏儿歌。
2.鼓励幼儿大胆表述。
活动准备:
1.大树、摇篮、小鸟若干。
2.音乐:摇篮曲、风声、雨声。
活动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。
1、师:刚才小朋友在楼下玩得有点累了,让我们一起到大树底下休息休息一会儿吧。
2、师:你觉得我们小五班的这棵树高吗?想和它比比看吗?
3、幼儿和大树比高矮。
二、理解儿歌。
(1)播放摇篮曲。
师:听,大树在唱歌,仔细听听它在唱什么呢?谁睡着了?
(2)播放风声和雨声。
师:什么声音?风来了,雨来了,小鸟要被淋湿了,怎么办呢?
三、欣赏儿歌。
1、结合教具,教师完整朗诵儿歌。
2、幼儿在大树下欣赏儿歌。
小班美术大树教案 篇13活动目标:
1、理解故事内容,感受大树与小动物间亲密友好的关系。
2、喜欢大树,愿意和大树做朋友。
活动准备:
大树,故事课件。
活动过程:
一、经验回顾,春天的树
提问:春天来了,你发现路边的大树有什么变化?
小结。
二、欣赏故事,理解内容
1、欣赏故事第一段
提问:什么是大树的身体?大树的手臂又是什么?大树上还有什么?树叶像是大树的什么?
小结。
2、欣赏故事第二段
提问:大树的哪些朋友来了?他们在大树上干什么呢?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是大树的'朋友?他们为什么会喜欢大树?
小结。
3、完整欣赏故事
提问:我们可以用大树做什么?你还知道大树有什么用处?
小结。
三、体验感受,爱护大树
提问:做大树的朋友我们还要爱护它,你会怎么爱护大树呢?
小结。
活动反思:
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,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,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