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11篇
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,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发言稿,发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、提示演讲的内容、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。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发言稿很难写吧,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,欢迎大家分享。
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1尊敬的钟书记、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大家好!
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,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xx镇结合实际,将共同缔造贯穿于全镇工作中,紧紧依靠群众,充分发动群众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
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2开展“共同缔造”活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,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路径,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。xx镇充分运用“共同缔造”理念,在党建引领、群众发动、产业发展三个方面精准发力,着力打造乡村发展新格局。
坚持党建引领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“共同缔造”活动全过程、各方面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。通过健全“村(社区)党组织+党小组+党员中心户”工作机制,完善党员干部包村联户工作机制,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,联系群众零距离,为“共同缔造”走实走深提供坚强组织保障。松园村充分发挥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乡贤、老模范、新乡贤等“五老乡贤”重要作用,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、清洁家园、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中,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不出镇”。
用好“五共”方法。“共同缔造”的核心在“共同”,关键在激发群众参与、凝聚群众共识,根本在让群众满意、让群众幸福。xx镇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,用好“五共”方法,在群众的呼声中找问题谋方法,在群众的参与下推动工作,在群众的评判中改进工作,有力提升了“共同缔造”温度。张新场村坚持每季度召开“季度工作村民评议会”,邀请党员群众代表、老干部等参加会议,开展现场拉练,看产业、看项目、看环境,村里的工作受群众监督,村里的发展让群众见证,村里的规划听群众意见,有效解决了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、“剃头挑子一头热”的问题。
抓实产业支撑。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,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,更离不开产业的强力支撑。紫荆村坚持“党建引领、产业兴村”发展理念,大力发展加工业、精品苗木、乡村旅游“三产融合”项目。20xx年该项目年产值超10亿元,带动7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产业助农、产业兴村成效显著,获评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”。松园村以产业发展为主导,依托杨家湾水库、日光玻璃温棚等资产资源,通过社会化服务和“四荒地”清理发包,打造集高端水果种植采摘、滨水垂钓、农家乐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,连续3年村集体经济超60万元。
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3把农村美好环境与农民幸福生活相融共建,以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,共同缔造新时代农民幸福家园,既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我们的目标。就公安县xx镇xx村开展“共同缔造”试点工作来看,我们深入践行“五共”理念,完成了组织架构的搭建,确定了“幸福食堂”“秸秆禁烧”“综合利用”等一批“共同缔造”项目。
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,核心是党建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,党的领导必须贯穿“共同缔造”活动的始终。
要强化群众的主体地位,构建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协商共治”的组织架构;要强化“堡垒”意识,设立党小组,将党的组织覆盖纵向到底,由每个党员中心户带动3名群众中心户,从而带动全村群众参与“共同缔造”活动;要弘扬“头雁”精神,支部带头、党员带头,强化服务意识,提升服务能力,推动资源、服务、平台下沉,做到政务服务廉洁规范、高效便民,将政务服务纵向到底;要听民声、强民生,按照“征集意见、代表商讨、向村民公示、意见修改、反馈村民、代表表决、‘两委’决定”的七个步骤,搭建协商共治平台,真正做到“把话筒交给群众,听群众‘唠嗑声’,办惠民‘暖心事’”,提升共治能力。
xx村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65人,占比25。7%,其中,留守老人79人、散居特困人员8人、残疾老人37人。xx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矛盾日渐突出,成为该村发展的痛点与堵点。
为了让老年人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”,我们组织成立了“老年协会”,召集全村党员代表、群众代表、老年代表等85人召开会议征求解决“老年食堂”问题的意见。对于就餐资金问题,采取“三个一点”的方法:由参与老人自己出一点、村集体经济解决一点、乡贤捐赠一点。经过多次的方案修改、反馈,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完善、改造原老年服务中心,共建“幸福食堂”,满足老年人“微心愿”。
xx镇将继续践行“五共”理念,听民声、强民生、暖民心,用点滴小事圆民生大事,齐心绘就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美好蓝图。
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4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
幼时爸爸妈妈教我们背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”,上学后食堂的墙上贴着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”,识字后书桌里的课本上写着“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”。劳动的重要从小根植在我们脑海里。如达·芬奇言“劳动一日,可得一夜安眠;勤劳一生,可得幸福长眠!”劳动,给予了人们幸福感与满足感,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。美好未来之花,盛开在劳动的土壤上。
禾下乘凉梦,一稻一人生,清香满天下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,90岁高龄仍下田劳作,20xx年他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,接受采访时,袁老说:“明天,我要到田里去,第一个动作就是到田里去”几十年如一日,他坚守着踏实奋斗的劳动者本色,始终心心念念的是下田劳作。他用劳动,解决了困扰中国多年的温饱问题,把杂交水稻推广全球几十个国家,他用劳动,让空气中飘满生命的稻香。《三国志》有言“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。”饥饿,曾牵动一个国家的命脉;粮食,是呵护生命的摇篮。劳动,让我们能解决基本的温饱,为我们筑起谈论理想的根基。
原始森林里的猿人通过劳动一步步进化成现代人,现代人又通过劳动与智慧创造出机器人。我们活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,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,家里有扫地机器人、洗碗机;工厂里有自动化管理、智能流水线……越来越多机器代替我们去完成繁重琐碎的体力工作。正是我们劳动的产物为我们减免了体力劳动,我们才得以用大脑与智慧进行更高级的劳动我们劳动的形式,已经不再仅仅是用双手双脚去创造,但劳动的实质,始终是为了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。
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,雪龙2号首航南极,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,5g商用加速推出,北京大兴国际机场“凤凰展翅”。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,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、中国力量。在我看 ……此处隐藏4229个字……共同”二字,表达了建设美丽xx既是我们的义务,更是我们的责任。不管是祖辈长居xx的老xx人,还是像我一样的后来者,我们都应该是xx的主人,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建设美丽xx而共同努力!我们每个人既是建设美丽xx的评判者,更是建设美丽xx的参与者!大家应该互帮互助、团结友爱,为缔造美丽xx尽自己的一份心力,尽自己的一份智慧。
其次,建设美丽xx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。“缔造”作动词用,意思是造业、建造、创立、建立等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建设美丽xx,需要我们掌握过硬的知识本领,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。
后来,我上网查了查,“美丽xx,共同缔造”这句城市宣传语,竟源自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徐勇教授以及他的团队。他以神奇之笔,描绘出xx这座城市之所以美丽的要义和精髓。我突然感到,似乎冥冥之中给我以及许多如我一样的后来者的某种暗示,并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。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,工作三十年后,我竟然犹如神助般地来到了xx,来到了我们华师附中。这一切,似乎是上天安排好了的,似乎在暗示我,你作为华师人,你应该为缔造美丽xx尽自己的一份努力,办好华师附中更是你的责任。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神奇,并服从于心灵的指引,就这样,我来到了xx,来到了我们华师附中。
因此,在这里,我要跟大家分享我的第二点感受:多彩华附,我的责任。
华师附中,是我们的共同家园。我们每一个华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、发展好我们的学校。华师附中,是华中师范大学与xx海沧区政府合作举办的一所全新的学校,也是我们海沧教育实现高起点定位、高位嫁接、高品质发展的一块试验田。我们每一个华附人,都承载着传承华师文化,建设美丽xx的责任与义务。华师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“三博”,即博学、博雅、博爱,“博学”,要求我们求真求知,重知识文化;“博雅”,要求我们锤炼品行,重品德气质;“博爱”要求我们有仁爱之心,求人间至善至美。这是缔造美丽xx前提与基础,只有做到“三博”,我们才能肩负起缔造美丽xx的爱与责任。爱国、爱乡、爱家,首先要有爱的情怀,其次,要有过硬的知识与本领,用知识和本领承载自己的小爱和大爱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华附人,认真学习,发奋努力;锤炼品行,完善自我;倾心付出,关爱他人。这正是传承华师“三博”文化的要义所在,也是建设美丽xx的能力与责任所在。
华师附中正是传承华师文化与建设美丽xx应运而生的一所学校。新学期到来之际,让我们谨记“建设多彩华附,你我共同的责任”。所以,我希望每一位老师、每一位同学发扬过去一年的优良成绩,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,精学业、求真知,重品行、塑自我,树仁心、行大爱,为建设多彩华附而不懈努力!
老师们、同学们,新的学期孕育新的希望,新的起点承载新的梦想,新的征途鞭策我们续写新的辉煌!让我们凝神聚力,求真务实,顽强拼搏,共同打造华师附中更加美好的明天!
最后,衷心祝愿全体师生新年快乐,学业事业有成;祝愿我们学校欣欣向荣,蒸蒸日上!
谢谢大家!
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10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同志们:
大家上午好!
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,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现如今,各个乡村从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生活富裕等角度,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乡村振兴思路更明、干劲十足。
一、落实到决胜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。领导干部要把脱贫攻坚当做当前的政治、的民生和最紧迫、最坚决的任务,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脱贫攻坚中,全面抓好脱贫工作,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次考核任务工作。
二、落实好实践好发挥好。省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,县委也制定了贯彻落实方案,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系统性、长远性和近期目标,要坚定不移把生态保护摆在核心位置,像对待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,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。
三、落实从严管党治党各项举措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略第一条是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,最后一条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做好党和国家事业前提在于党的领导,保障在党的建设,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的理念,把抓好党建作为的政绩,全面压实“两个责任”要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,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,确保党的路线、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择不扣贯彻落实,要强化干部管理,持之以恒整风肃纪高压反腐,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。
四、落实到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。脱贫摘帽需要各乡镇各部门互相配合,一定要早部署早谋划,全力以赴、全面动员,亲临一线督促指导攻坚克难解决问题。以一天也不耽误的.精神,全力抓好生态保护、脱贫攻坚、产业发展、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,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完成。
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发言稿11共同缔造关键在“共同”,难点也在“共同”。只有把群众调动起来、社会力量发动起来,人人以“主人”身份参与社区治理,推动思想观念、治理主体、工作模式转变,真正做到群众事群众共同议、百姓事百姓共同干,共建共治共享才有牢固根基和强力支撑。
共同缔造,推动思想观念转变。政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,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“穿针引线”实现“助人自助”,帮助居民从原来旁观社区治理的“观众”,慢慢变为能参与治理的“配角”,最终成长为主动当家做主的“主角”。如三义北街历史街区改造,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,不是闭门造车规划成什么“盆景”,而是发动群众谈谈生产生活中需要改善什么、找找街区改造有什么自身条件和优势,鼓励群众通过捐老物件、讲故事、出主意等方式参与共建,也改变了群众只讲权利和福利、忽视自己义务和责任的现象,从而不断强化“共同体”意识自觉。
共同缔造,推动治理主体转变。群众所思、所想、所盼就是共同缔造的靶向,也是形成社区治理力量“最大化”和“同心圆”的本质基础,最终体现在依靠群众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上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街道以文庙、通会桥社区为试点,创新建立“一早”(民意“早餐会”)、“一晚”(“小板凳”议事会)民意收集机制,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开诚布公并被一一采纳,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动手解决。三义街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入户开展广场舞扰民问卷调查,帮助居民表达诉求,组织周边居民、舞蹈队及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协商,引导形成社区广场舞文明公约,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动。
共同缔造,推动工作模式转变。要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,通过搭平台、建载体、给资源、立机制等方式“引路搭桥”,让群众知情有渠道、参与有平台、监督有手段、当家有方法,激活群众和社会的力量,凝聚社会参与共识。通会桥社区引进武汉恩派社会创新发展中心,策划打造“大栋座·小益思”睦邻楼道提案项目,围绕“建什么”“怎么建”“谁来建”“谁来管”等问题,逐户敲门入户发动和引导居民畅谈楼道微改造设想,先后培育群众“金点子”6条,并给予物质奖励。下一步,计划通过惠民资金将“金点子”转化为“好项目”。群众的代入感增强,自然参与其中、建设其中、享受其中,从而自觉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