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幽默故事(通用13篇)
小故事是一种篇幅短小,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,因其每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,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喜爱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的幽默故事(通用13篇)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1一、狗吃书画
明末清初,浙江兰溪壁峰有个聪明人,叫毕矮,常与财主作对。
一天大富翁周道胜正在茶店说毕矮坏话,恰巧毕矮路过,就走进去,说:“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。”
周道胜忙问:“毕老兄,什么怪事呀?”
毕矮说:“我邻居一只狗,近来专门偷吃书画。今天,邻居把家里收藏书画都拿出来翻晒,不料全被这狗吃了,主人杀死这狗,剖开它肚子一看,你猜里面是些什么?哈,一肚子坏画(话)。”
茶客明白毕矮在嘲笑周道胜,哈哈大笑起来。
二、“瘟狗有福”
有一天,孙财主准备设宴请客。长工毕矮跟他上街买菜,买了整整一筐鱼肉。回来路上,毕矮见不远处有只黄狗,就故意把筐放低拎着。那黄狗窜过来猛一口叼走了肉。孙财主命毕矮去追。毕矮追了一会空手回来说:“唉,真是瘟狗有福!”
孙财主莫名其妙地问:“你说什么?”
毕矮说:“喏,我们当长工,一年到头拼死干活,从没吃过一顿肉,这下正如你东家所说,‘命里注定’,没福气呀。”
财主点头道:“对!吃肉有吃肉福气。我为啥酒肉不断?这是‘命中注定’!”
毕矮笑道:“东家,那死瘟狗把肉叼去,像你一样,嗨嗨,也有吃肉福气哩。”
财主愣了。
三、郑板桥送贼诗
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。因为无名无势,尽管字画很好,也卖不出好价钱。家里什么值钱东西都没有。
一天,郑板桥躺在床上,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人影,郑板桥想:一定是小偷光临了,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?便高声吟起诗来:大风起兮月正昏,有劳君子到寒门!诗书腹内藏千卷,钱串床头没半根。
小偷听了,转身就溜。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:
出户休惊黄尾犬,越墙莫碍绿花盆。
小偷慌忙越墙逃走,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,郑板桥家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。郑板桥披衣出门,喝住黄狗,还把跌倒小偷扶起来,一直送到大路上,作了个揖,又吟送了两句诗:夜深费我披衣送,收拾雄心重作人。
四、郑板桥吟蟹诗
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,有一天差役传报,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,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。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,光买官钱,就足够抬一轿子,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,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。
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,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,心中十分不快。在酒宴上,知府越想越气。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,知府想:“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,即席赋诗,如若作不出来,我再当众羞他一羞,也好出出我心中闷气!于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说:“此物横行江河,目中无人,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,何不以此物为题,吟诗一首,以助酒兴?”
郑板桥已知其意,略一思忖,吟道:八爪横行四野惊,双螯舞动威风凌,孰知腹内空无物,蘸取姜醋伴酒吟。
知府十分尴尬。
五、“奉旨革职”
郑板桥在当县官时,遇到了灾荒之年。因开仓放粮,周济穷人,被皇上撤了职。于是,雇一小船,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。
一日,见前面码头停泊着一条官船,桅杆上挂着“奉旨上任”旗子,要所有民船回避。郑板桥自言自语道:“你奉皇上旨意上任,我奉皇上旨意革职。不都是‘奉旨’吗?你神气什么?”于是,拿了一块绸绢,书写“奉旨革职”四个大字,也挂到桅杆上去。
官船上,是朝廷一个大奸臣儿子,叫姚有财。此人虽不学无术,但仗着老子势力,捞了个乌纱帽,这回正要到扬州上任去。这时见一只小船桅杆上挂着“奉旨革职”旗子,觉得奇怪,一打听,原来是郑板桥,就派人向他索字画。郑板桥听说这个姚有财,除了吃喝嫖赌、欺压搜括百姓外,别一窍不通,就很快书写了一首诗:“有钱难买竹一根,财多不得绿花盆,缺枝少叶没多笋,德少休要充斯文。”每句开头一字,连起来是“有财缺德”。姚有财接过一看,差点气昏过去。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2一、《个个草包》
权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,请纪晓岚题一匾额,纪晓岚提笔给他题了“竹苞”二字,说是“竹苞松茂”之意。和珅高兴地把它悬在正厅,乾隆皇帝见了,对和珅说:“卿被纪晓岚捉弄了!把‘竹苞’二字拆开来,不就变成‘个个草包’四个字吗?”和珅哭笑不得。
二、《狗吃书画》
明末清初,浙江兰溪壁峰有个聪明人,叫毕矮,常与财主作对。
一天大富翁周道胜正在茶店说毕矮的坏话,恰巧毕矮路过,就走进去,说:“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。”
周道胜忙问:“毕老兄,什么怪事呀?”
毕矮说:“我邻居的一只狗,近来专门偷吃书画。今天,邻居把家里收藏的书画都拿出来翻晒,不料全被这狗吃了,主人杀死这狗,剖开它肚子一看,你猜里面是些什么?哈,一肚子的坏画(话)。”
茶客明白毕矮在嘲笑周道胜,哈哈大笑起来。
三、《心田不正》
从前,有个大财主叫胡心田,心术很坏,专门刻薄穷人。一天遇到文三说:“文三,都说你会讲古,今天讲个看看。”
文三说:“好。从前有个姓十的和姓喻的结亲家。姓十的嫌自己的笔划太少,再说《百家姓》上也没有此姓。就对姓喻的说:‘你的嘴巴吊在旁边,是多余的,把那个口字让给我姓古,在《百家姓》上也可归宗。’姓喻的想,把我旁边的口字送给他,我还是姓俞,就答应了。可是,这人还不知足,又说:‘亲家,我这古字笔划还是太少,你把那个月字也给我,让我姓胡吧!’姓‘俞’的一听,火了:‘想把我的下面都抠空吗?你这人真是心田不正!’”胡心田自讨了一场没趣。
四、《知县的馆幅镜》
一天,知县老爷想试试沈拱山的学问,于是就请沈拱山喝酒。酒过三巡,知县指着沈拱山自己心口上的馆幅镜问沈拱山是什么。
沈拱山笑笑说:“是个大枕头顶儿呗。”
知县送走沈拱山以后,告诉小老婆:“人家说沈拱山有学问,其实沈拱山连馆幅镜都不认得,还说是枕头顶儿!”小老婆想了想,反问道:“老爷,你知道枕头里装的什么?”
“稻草呗!”
小老婆说:“就是嘛!沈拱山把你比成个绣花枕头,一肚子草,是个大草包啊!”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3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人物之一的曾国藩,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。
有一天晚上,夜深人静之时,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,一篇文章背了好久,还没有背下来。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。
这个时候,一个小偷来了,藏在在屋檐下,心想着等人睡觉之后再进去偷。可是等啊等,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,还是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。
小偷大怒,跳出来大声说:“你这种水平,读什么书?”小偷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 ……此处隐藏2089个字……了。正当他捧着粥在破屋里踱来踱去想下句的时候,在他家潜伏多时的小偷实在忍不住了,脱口而出,给秀才续上了后两句:
分明一派西湖景,只欠渔翁一钓钩。
秀才一听,连连赞叹:“好句,好句。”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8有个贪色的县官,一心想讨个称心如意的小老婆,差人东挑西选,弄得民心不安。一天,庞振坤自荐为县官说媒,问他要娶什么样的。县官说:“我要的是:樱桃小口杏核眼,月牙眉毛天仙脸,不讲吃喝不讲穿,四门不出少闲言。”
庞振坤笑道:“巧啦,俺村上就有这么一个女子。”当下商订了娶亲的日子。迎亲那天,鞭炮、锣鼓、喇叭好不热闹。花轿一到,县官上前一把揭开新娘的花盖,大怒:原来是穿着花衣裳的泥胎女菩萨。
庞振坤却笑道:“请看,她不是‘樱桃小口杏核眼,月牙眉毛天仙脸,不讲吃喝不讲穿,四门不出少闲言’吗?”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9纪晓岚在编纂《四库全书》时,一天,正值盛夏,打着赤膊坐在案前。这时,乾隆突然驾到。衣冠不整见驾就有欺君之罪,更何况纪晓岚这副模样!他慌得连忙钻进桌子底下躲避。其实乾隆早就看到了,向左右摇手示意,叫他们别作声,自己就在纪晓岚藏身的桌前坐下来。时间长了,纪晓岚感到憋气,听听外面鸦雀无声,又因桌围遮着看不见,闹不清皇上走了没有。于是偷偷伸出一根中指,低声问:“老头子走了没有?”
乾隆心里又好气又好笑,故意喝道:“放肆!谁在这里?还不快滚出来!”
纪晓岚没法,只好爬出来跪在地上。乾隆说:“你为什么叫我老头子?讲得有理就饶你,否则,哼”
纪晓岚答道:“陛下是万岁,应该称‘老’;尊为君王,举国之首,万民仰戴,当然是‘头’;子者,‘天之骄子’也。呼‘老头子’乃至尊之称。”
“那这根中指又算什么?”
“代表‘君’,‘天地君亲师’的君。”纪晓岚伸出一只手,动着中指说:“从左边数起,天地君亲师,中指是君;从右边数起,天地君亲师,中指仍是君;所以中指代表君。”
乾隆笑道:“卿急智可嘉,恕你无罪!”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10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,有一天差役传报,说知府大人路过潍县,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。原来那知府捐班出身,光买官钱,就足够抬一轿子,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,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。
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,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,心中十分不快。在酒宴上,知府越想越气。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,知府想:“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,即席赋诗,如若作不出来,我再当众羞他一羞,也好出出我心中闷气!于用筷子一指河蟹说:“此物横行江河,目中无人,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,何不以此物为题,吟诗一首,以助酒兴?”
郑板桥已知其意,略一思忖,吟道:八爪横行四野惊,双螯舞动威风凌,孰知腹内空无物,蘸取姜醋伴酒吟。
知府十分尴尬。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11篇一:赵奢严惩抗税者
公元前271年,赵奢担任赵国的税务最高长官。在都城邯郸,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开了九家大型店铺,分别由其九个官家负责,这九个官家侍仗权势,偷税逃税,抗拒缴纳国家税款,并将前去收税的税务官打伤。赵奢闻此事,为了维护税法的尊严,冒着被杀、罢官的危险,依据当时的法律,果断地处死了这九个管家。
平原君闻讯,扬言要杀死赵奢。赵奢镇定自如,据理力争:“你是赵国受人敬重的权贵,如果任由你藐视税法,那么国家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;国家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,那么国家的实力就会被削弱;国家的实力如果被削弱了,那么周边的其他国家就会虎视耽耽,趁机侵犯我国。到那时,赵国灭国了,你有什么富贵荣华可言。以你所处的地位,如果能奉公守法,上下就能团结一致,国家强大,政权才能稳定。”
平原君被赵奢的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深深感动,顿时怒气全消,内心惭愧而走。赵奢的秉公执法,很快使赵国国殷民富。赵国也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。
篇二:曹操责弟治税
建安九年,曹操颁布租调制。明令规定:田租(税)按亩征收,每亩土地每年纳租谷四升;户调按户征收,每户纳绢二匹、绵二斤。同时还规定,各地要严加检查,不许豪强地主漏交田租、户调。
租调制的实施,使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,并为后来隋唐实行租庸调制奠定了基础。
曹操强调依法办事,严格贯彻租调制。他带头守法,"以己率下,每岁发调",向国家缴纳赋税,还大力支持地方官员依法征税,打击违法的豪强,并重用严于执法的官员。
曹洪自恃是曹操的堂弟,居功自傲,公然支持他在长社县的宾客拒不缴纳田租、户调,阻止租调制的实行。
长社县令杨沛依法办事,断然把那些违法不交税的宾客"收而治之"。曹洪闻讯后,急忙找曹操惩处杨沛。杨沛毫不畏惧,并依法诛杀了抗税不交的宾客。曹操听说此事后,反而表扬了杨沛,还重用杨沛为京兆尹。
篇三:包拯曾任税官
包拯是北宋有名的清官,他一生担任过县官、州官、副丞相等职务。但包公早期还担任过税务官,这恐怕就鲜为人知了。
据《宋史·列传》记载,包拯“始举进士,徐大里评事,出知建昌县。以父母皆老,辞不就。得监和州税。父母又欲不行,拯即解官归养。”
看来,包拯担任的第一个实职就是和州的税务局长。后来他任过三司户部副使、转运使等有关财会户籍的官职,对于发展农业,改进征课制度,减轻民众负担,节约经费开支等多有建树。
篇四:朱元璋斩驸马治税
洪武末年,附马都尉欧阳伦"奉使至川、陕",眼见川茶私运出境销售,可赚大钱,便利令智昏,自恃皇亲国戚,不顾茶禁之严,"数遣私人贩茶出境"。
对欧阳伦这种明目张胆的犯法行径,边疆大吏都不敢过问,陕西布政使(相当于省长),还趁机巴结,要下属为其"开放绿灯"。
某次贩私茶至兰县渡河,河桥司巡检依法前往稽查,反被辱打。这位河桥小吏气愤不过,便大着胆子向明太祖朱元璋告发了欧阳伦的不法行为。欧阳伦是安庆公主的丈夫。安庆公主是朱元璋极为宠信的马皇后所生。
所以,论私情,欧阳伦乃是朱元璋的爱婿。但朱元璋懂得"有法必行,无信不立"的道理,知道不能私废公法,便在盛怒之下,将欧阳伦赐死,将相关人员诛杀,茶货没收入官。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12有个小和尚,三更半夜拿根长竹竿跑到院子里,对著夜空又挥又打,闹得不可开交。 终於,惊动了老和尚。老和尚喝问道∶「三更半夜不睡觉,你在搞什麽鬼?」小和尚诚惶诚恐鼓起勇气的回答∶「师傅,我想要天上的星星,可是,不管我怎麽努力的挥打,始终就是打不下来……」老和尚一听顿时火冒三丈,破口大骂道∶「你这个大笨蛋,连这麽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,真是蠢得不可原谅。站在那种地方怎麽打得到…。 你不会爬到屋顶上。」
古代的幽默故事 篇13有一个人饿极了,便到一家小吃店买饼吃。他吃完一个饼不饱,接着吃第二个饼。这样一连吃了六个饼,他还不饱。直到吃完第七个饼,他才感到满足了。可是,这时他突然懊悔起来:"唉,早知道这样,我一开始就吃第七个饼,岂不够了,何必白白吃那六个呢?"
文档为doc格式